2010年4月12日,由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10中国古代文论讲座”第九期,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客座教授,西南大学特聘教授袁济喜先生,做题为“诗兴精神与中国文化”的讲座。陈引驰教授主持该讲座。 袁教授主要围绕着“诗兴”这一主题,分“诗兴精神与原始生命体验”和“诗兴精神与中国文化重建”两部分进行论述。袁教授指出:中国的诗歌不仅是一种艺术种类,而且是民族精神的总的放射,是一种诗兴文化。所谓诗兴精神主要指诗歌审美活动中迸发出来的生命体验与升华,是中国文化将人生与艺术有机统一的精神显现。他列举了《诗经》中《周南·关雎》、《周南·桃夭》与《邶风·柏舟》诸篇说明“兴”的基本含义有两点,即感发与托喻的功能。而《诗经》中的起兴是远古生民观物取象,由此及彼的习惯性思维。 在论述“诗兴精神与原始生命体验”时, “兴”的种类有许多, 在论述“诗兴精神与中国文化重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