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3月29日,由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10中国古代文论讲座”第七期,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文学评论》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党圣元教授,做了题为“新世纪文学史理论研究的格局问题意识及方法范式”的讲座。黄霖教授出席并主持了该讲座。
关于文学史的建构、发展与研究的问题,在学界中始终处于前沿地位,并且长盛不衰。而党教授的演讲的核心内容,就是围绕新世纪文学史理论研究这一问题,做出一个全面的、细致的分析。首先,党教授对文学史理论的概念做出界定,即文学史理论是关于文学史研究的一般性原理和原则,由“本体论”、“功能论”、“方法论”和“批评论”四个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此基础上,他将下面将要讨论的问题概括成了四点,即:“新世纪文学史理论研究的新格局”、“问题意识与研究方式”、“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学史理论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文学史理论研究体系理想形态的建构”。
在第一个问题中,党教授认为形成文学诗理论研究新格局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两点:一是问题意识的转变,二是研究方法的更新;在第二个问题中,他认为中国文学史书写方式应从外在化的西式转向内在性的中国式,并提出未来需进一步展开的八个问题意识;在第三个问题中,党教授主张放弃中西文学理论非此即彼的单向性研究范式,而要寻找文本背后蕴含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比勘观其异,会通见其同,走综合创新之路;在最后一个问题中,党教授认为中国文学史理论研究体系理想形态的建构,一要注重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意识,二要培养自觉的理论创新意识。总之,面向未来,在中西文化的相遇中,要建构出理想形态的中国文学史理论研究体系,必须切实挺立中国文学的主体意识,使中国文化传统真正成为构成中国人理解西方文学和思考问题的前提背景与理解起点,从而在古今、中西文学史理论视野的互动融合中形成新的意义世界。
讲座结束后,党教授还与同学们就其他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