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曙教授主讲“中国古代戏曲评点中的批评范畴”
发布时间: 2010-06-08

 

2010316日,由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10中国古代文论讲座”第四期,邀请到了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朱万曙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古代戏曲评点中的批评范畴”的讲座。陈维昭教授出席并主持了该讲座。

朱教授的讲座主要以明代的戏曲批评为例,从“戏曲的‘台上’属性”、“叙事属性的理论范畴”、“‘化工’与‘化境’”和“风格批评”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古代戏曲本土的理论范畴做出全方位的阐述和梳理。在引言部分中,朱教授认为“评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起源可追溯至明代中叶,是在文人的“文心”和书商的利益驱动的双重合力下出现的;在理论阐释部分,朱教授大量引用明代戏曲评点的原始文献和剧目实例,对明代戏曲评点所创立和使用的诸多概念和理论范畴做了详细的解说和辨析。

在朱教授看来,中国戏曲评点在形态上有自己的特色:表面上虽显零碎,但其所表达的思想却是“宏观、中观和微观”三者兼备;而且由于评点较为细致,紧附着于作品,所以更能切近作品的文类特征,深入揭示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特征,因此,学界对戏曲评点的审美价值应放开眼光,重新把量。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朱教授还就清代评点与明代评点做了一个比较。他认为清代的评点虽更为细致,但无更多新的理论,并没有明代的评点贡献大。


Copyright © 2013 |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电话:021-65643670 邮编:200433

历史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