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进教授主讲“走进经典的途径”
发布时间: 2011-11-11

 

 

117日上午九点,我校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在光华西主楼1001室举办学术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评论》杂志社社长、《文学遗产》主编刘跃进教授演讲,题目为“走进经典的途径”。黄霖教授主持讲座。

刘跃进教授演讲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回归经典的的意义,二是研读经典的方法。在第一部分,刘教授指出目前“我们的古代文学研究界,论文呈几何态势增长,目不暇接,但是总是感觉到非常浮泛。很多是项目体或者学位体,都是先有题目,后再论证,与传统的以论带史没有质的区别。”要纠正这种偏颇,他认为需要对经典进行重读。在重读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时空概念,将作家和作品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加以考察,确定其特有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不会流于空泛。在第二部分,刘教授从自身的读书阅历总结了三种读书方法:一是含而不露式的研究,以陈寅恪为代表。问题多很具体,而所得结论却有很大的辐射性,给人启发。结论可能多可补充甚至订正,但是研究方法、学术视野却是开阔而充满感召力的。二是开卷有得式的研究,以钱钟书为代表。钱先生也是从基本典籍读起,在读书的过程中没有狭隘的文学概念,没有功利性,看似漫无目的,实则大有所成。他的研究都是由具体问题生发开去,而现在研究者的问题恰恰是没有“问题”意识。三是集腋成裘式的研究,以严耕望为代表。严先生的学问是有迹可循的,做研究前先做资料长编,将资料重新编排,落实到具体的时空背景下,重新考量它们的意义。刘教授以自己研究秦汉文学史为例,详细地解释了这种方法。

黄霖教授在演讲后进行总结,认为刘跃进教授结合自己的治学经验提炼出来的读书方法对今天的研究者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它比阐释一个具体的概念更有意义。之后,刘教授和出席讲座的复旦师生就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某些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Copyright © 2013 |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电话:021-65643670 邮编:200433

历史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