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世界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2023暑期研修班结业感言
发布时间: 2023-09-20

“面向世界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2023暑期研修班结业感言


吴留营


谢谢,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意犹未尽。我不敢代表各位师友,仅代表我个人,谈谈学习体会。这次研修,三个一流:一流的平台,汇聚一流的名师,呈现了一流的古代文学研究的盛宴。

专家学者从五零后到八零后,研究时段从上古到近代,研究内容涉及诗歌、小说、笔记、墓志、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涉及文人观念、文学制度、文人交游、文献考论、文人形象、文学思想史;刻本之外,涉及抄本、稿本;传统文献之外,涉及域外文献、出土文献。可以说应有尽有,丰富多彩。

讲授的内容,贯穿古今,专家学者的视野则是涵盖中外。我觉得在时间、空间这二维之外,还有一维就是情怀——人文情怀。授课的这些大佬,很多平常我们都是在期刊上看到、在书上看到。奔现之后,大佬们其实是如此温文尔雅、娓娓道来。授课自不必说,讲完课后,还要不厌其烦地签名、回答提问,这让我们学到了、感受到了做学问之外的更深厚的也更温暖的情怀。

总结一下,两个结合。

①经典和前沿的结合。即使是对大家、名家、名作的研究,也结合了最新出土文献或者新发现的史料,甚至讲到最前沿的open AI.

②视野的广度、理论的深度,师生之间的情感温度的结合。

通过这次研修,我有三点思考。

第一,把这次研修,当作一次结合、应用的契机,回去之后,慢慢消化吸收。我要把学到的研究方法、文学理论,尝试对自己所从事的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开拓。比如,跟随尚君老师,我们认识了他所认识的唐朝诗人。我也将深入学习尚君老师辑校全唐诗的方法和精神,对我所研究的东亚汉诗进行整理研究。跟随朱刚老师,我了解到以前只是作为佐证的文人笔记,其实也可以成为文学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我联想到东亚汉文笔记文献也是浩若烟海,启发我进行新的观照。再比如,查屏球老师讲到白居易形象在唐宋的转换,那么我自然联想到,白居易在日本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的形象也有很大的变化,可以进行对比研究。体健老师更贴心,直接给到我们可以冲顶刊的题目,大家回去好好发挥。

第二,把这次研修,作为一种促进的动力。这个夏天,我们在一流的平台上进行了强化学习,也要立志做好一流的学问。虽一时半会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毕竟我们感受过一流的学风,回去要延续、传承这种学习风气,只许向前、向上,不能退步、落后。

第三,借这次研修,与师友保持交流、相互学习。我们文学的论文,虽然不需要团队来写作,但如果没有团队,没有一个相互借鉴学习、切磋交流的群体,我们是不可能独自拔地而起的。结业后,我将继续向今天的师友们请教学习。

最后,再次感谢复旦、感谢各位授课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尚君老师、朱刚老师、屏球老师、体健老师、李猛兄,感谢助教老师、同学,感谢在座一起学习的优秀又友爱的同学们。分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见,我们有缘再见。记得有一个老师说过,优秀的人总会在山顶相见,期待下次与各位在复旦重逢。也期待各位再来上海,随时来上海师大指导工作。我们将在下半年举办两次国际学术会议:东亚唐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东亚汉诗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欢迎各位的参与、指导。谢谢。



Copyright © 2013 |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电话:021-65643670 邮编:200433

历史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