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宏:《闽诗传统的生成----明代福建地域文学的一种历史省察》序论及目录
发布时间: 2019-09-20


序论


本书从性质上说,仍属一种断代的区域文学史研究,主要想探讨的是,明代福建地区的文人如何构建本地域的诗歌传统,这样的诉求何以会在这个时代表现得强烈起来,它对于本地域文学具有怎样的意义,对于整个明代乃至清代诗歌格局及走向又具有怎样的作用。

何为闽诗传统

顾名思义,所谓“闽诗传统”自然指的是福建地域文学中的诗歌传统。然而,当这个概念与在明代是否存在一个值得特别表出的“闽诗传统”,以及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闽诗传统”相联系时,问题就不那么简单。


首先应该辨明的,恐怕是对于文学传统的理解。在一般意义上,文学传统指文学演变过程中那些相对稳定而又具有特点的质素所构成的世代传承与积累,由此可体现文学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故现代西方学者在对文学传统进行定义时,多将之看作是具有一定内容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连续体(1)。不过,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传统是由处身其中的各个现时的创作主体所结构的,艾略特(T. S. Eliot)因而强调文学传统的有机整体性,恰恰表现在不是某些人作品的总和,而是个别作品、作家与之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的那种体系,是一种超时间的和有时间性的东西的结合(2),这个传统也因而是一个具有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功能的开放体系。对艾略特深表敬意又受其观点启发的希尔斯(Edward Shils),亦在传统既是历史性的、又是共时性的认识基础上进行阐发,在将之界定为人们在过去创造、践行或信仰的某种事物的同时,特别关注其在价值观层面所具有的指导范型的意义,认为“正是这种规范性的延传,将逝去的一代与活着的一代联结在社会的根本结构之中”(3)。因此,当我们将文学传统的考察运用于区域文学研究时,一方面当然意味着该地域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他地域文学的殊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可由其相对稳定而又具有特点的质素所构成的世代传承与积累反映出来,而该地域特定的时代、环境等文化要素,亦唯有通过集合于这个文学传统才得以显现;而在另一方面,诚如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所说的:“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地规定了传统。”(4)据此我们可以观察相关文学传统构建主体的价值取向及其作为。


清代福州谢章铤回顾闽诗的发展历程,曾概括曰:“闽诗萌芽于唐,名家于宋,成派于明。” (5)所谓“成派于明”,用他在《论诗绝句三十首序》的解释:

明则林子羽倡其首,诸子为羽翼。高廷礼《唐诗品汇》一书,其所分初盛中晚,举世胥奉为圭臬,而闽派成焉。继则郑少谷振杜陵之绪,曹石仓有盛唐之音,不绌于王李,不染于钟谭,风气屡变,而闽诗弗更。(6)

似乎这一本地域诗歌史的叙述,已指明闽诗递演至明代,产生了一种相对自觉的传统构建,不仅有标举盛唐的价值范导,而且有一代一代作者守持不变的创作实践相维系。尽管在他及同时代人看来,此所谓“闽派”“磨砻声律,千潭一水”,“故派成而闽诗盛,亦派成而闽诗转衰”(7),然毕竟对于整个闽诗的面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于闽派的认定,其实并非于谢章铤的时代才出现。我们知道,对于某地域文学的有意识体认、标举,一般须在跨地域的条件下,有他者的观照才可能实现。在地域社会重又发达的中晚明阶段,文学思潮之争以其共时性的特点,往往带有某种地域色彩,从七子一派到公安、竟陵的宗尚递变,在万历以来常被视为吴、楚之间的角力(8),处于这种形势下的福建文学,即已被注意到其独特的存在。据闽人(火勃)自述:

至于今日楚派聿兴,竞新斗巧,体不必汉魏六朝,句不必高、岑、王、孟,一篇之中,则之乎也者,字眼已居其半,牛鬼蛇神,令人见之缩项咋舌,诗道如此,世风可知。今吴人从风而靡,皆效新体,反嗤历下、琅琊为陈腐,总之学识不高,便为之蛊惑,独敝郡人稍稍立定脚根,毕竟以唐人为法。近亦有后进习新体者,众摒斥之,所以去诗道不远矣。(9)

而在钱谦益看来:

余观闽中诗,国初林子羽、髙廷礼以声律圆稳为宗,厥后风气沿袭,遂成闽派。大

抵诗必今体,今体必七言,磨砻娑荡,如出一手。(10)

即便当时有蔡复一、林古度、商家梅等闽中诗人,被公认为是变闽而之楚,变王、李而之、谭”(11),但如肇淛等所谓闽派眉目却被钱视为坚守此闽派传统者。朱彝尊反省整个明代文坛,自洪、永诸家至竟陵,诗凡八变,认为变至最后,每况愈下,不如闽粤风气,始终不易若曹能始、谢在杭、徐惟和辈,犹然十才子调也”(12),亦论证了一个闽诗传统的存在。徐(火勃)与钱谦益的著论,立场与评价几乎对立,所描述闽诗传统的内涵却显然一致,这个传统,简而言之,正是以明初闽中十子为宗主,具有坚持效法盛唐诗、讲求格调声律的特点,清代对闽派诗的认识亦大抵如此。故从某种意义上说,谢章铤亦不过是拾前人牙慧而已。不过,因为他闽中后学的身份,这样的叙述就成为了他们的一种自我确认而变得强固起来。


这种对闽诗传统特点的把握是否合乎事实,鉴于有各自主观意图及所见角度、史料等方面的局限,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因为是在当时诸地域文学比较当中得出,仍值得我们重视。对于今天的研究来说,历史上复杂多样的闽诗自在的演化,与其间人们对于闽诗传统有目的性的构建,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存在。当我们认识到一个地域文学诸多特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处身其中的各个现时的创作主体参与构建的产物,那么,关注后者,或许对于深入探究该地域文学的“个性”更为重要,而这反而是目前对区域文学展开文化研究的解析有所忽视的。有鉴于此,本书尝试对闽诗传统在明代形成与展开的过程作进一步的梳理、考察,以之作为观照明代福建文学演变的一个视角。

有关地域文学研究方法的一点反思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地域文学研究已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关成果层出不穷。然而,我们也明显感觉到存在不如人意处,甚而感觉研究愈来愈陷入瓶颈。早在十余年前,即已有学者对地域文学研究中较为普遍出现的问题做出反省,大致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对于自然地理系统如何影响文学创作问题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和细致。一些关键问题,例如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外部条件如何转化为文学创作的内在机制,地理因素在哪些环节、以怎样的方式对作家创作以及文学发展发挥作用等,尚缺乏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具体分析,探幽察微的工作就更显不够。部分既有成果甚至存在着地理加文学的简单化倾向,把古代文献的相关材料作为“标签”使用的现象也不少见。

其二,对于区域作家群体的研究,往往停留在静止的单一的层面上,缺乏流动性与整合性。

其三,在阐释地理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方面还存在诸多空白点,尤其是在人地互动关系上,忽略了人的文化活动对外在地理条件的利用和改造。对古代作家通过文学创作对于人文地理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古代作家的审美活动将外在的自然地理系统内化为自己创作的心灵空间等问题,也缺少系统研究。(13)

总之,是围绕人地互动关系这个轴心,就其中地理因素对于作家作品的作用及其机制,人之于外在地理条件的能动性以及内化问题,人群的流动性及区域内外的整合等,做出比较系统的评估,关键在于能否在学理自觉的前提下做到具体而微。而这些不足其实也都是地域文学研究的难点所在,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近年来,有关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研究的学理性问题及其具体操作仍未获得妥善解决。如左东岭关注从文学观念研究的角度认识文学的地域特征与主流思潮的关系,他在指出元明清这一历史时段的具体研究尚存在两大缺陷的同时,还是将问题归结为学理性思考的不足,并特别提出地域间差异性研究与互动关系研究两个方面,前者“必须有层级的分类概念与比较研究的视野”,而后者“往往是许多学者较少关注而且也是难度较大的一个方面”(14)。曾大兴则从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设出发,指出地域文学研究的突出问题在于对“地域文学”概念内涵缺乏准确的理解和研究方法上比较单一(15)


这些论者皆以自己的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地域文学的理论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难以划上句号,理论也总是无法涵括种种实际形相,重要的是我们探索实践中的建构。一方面我们自己要能够把握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的目标,一方面则应及时总结新的规律与可能性。


就本书而言,我们首先要回答的,恐怕是选择明代福建地域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意欲何为?如前已分析,福建固然是有着长期历史积淀、具备相当鲜明文化特征的区域文化共同体,然相比较江浙地区,明代福建地区依然算不上是多么举足轻重的先进文化区域;相反,无论历史上的文化积累还是现实中的文化地位,都依靠本地域士人在努力自证。如果说,一种文学传统的建构,实是一种选择与阐释,取决于建构者现实的动机,而这种动机,往往又受制于其现时所体验到的文化或文学处境,那么,我们恰恰可以从该地域文人的这种自证,把握其与它地域文学竞争与交流的过程,其所关联的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样,在地域文学研究背后,仍是中国文学演变的整合研究问题。


其次,鉴于地域文学采用“总体史”的研究方法,即一种综合的社会文化结构中的文学研究,那么,考察明代福建文学,特别是中晚明的福建文学,必然会涉及所谓市民社会问题。除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外,我们更须关注文学担当者的身份转换及其文化权力的获得,关注由印刷传媒而形成的新的公共空间,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起国家意识形态所不能覆盖的市民生活自身的价值观念与心态。故述所谓闽诗传统,乃是该地域新的知识阶层,表现出对本地域自身文化、历史的某种自觉,而进行的一种自我塑造,本身是近世社会的产物。当然,我们要长时段的角去观测地方精英在文学文化转型中的作用,故甚而上溯至宋元社会始终将之置于与国家意识形态的一种张力中。尽管闽地传统看上去有很强的保守性,与同时代其他地域文学比较,世俗化、个性化特征似皆不甚显著但是,一方面,我们仍可以观察到从文学创作到传播方式的话语体系之变;另一方面,文学语言的塑造不是只有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审美风尚加以解构这一种途径,还有对精英文化审美风尚的复制以自我提升的途径,这在小说、戏曲领域同样存在。这种复古倾向,仍不能不看作是近世性的要求。


总之,通过具体解剖闽诗传统在明代形成与展开过程及其特点,或可比较清晰地看到,一个地域的文学传统,实在是由该地域特定时期特定的文学个体或群体发挥主体作用构建的,也可以说,是他们从自我的需求与意图出发,通过建立与前辈的某种认同关系塑造的一种本地域文学的想象共同体。而因塑造主体需求与意图的不同,对不同前辈或同类前辈不同的文学经验从不同角度予以确认,其实可以构建各种各样的想象共同体,这便构成了传统自体极为丰富的可能性,如上述福建诗人在明代构建的这样一种宗唐诗歌传统,只不过是通过他们所掌握的话语权不断宣示并为时人所认识的一种相对显在的想象共同体。与此同时,一个地域文学传统的构建,不可能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尤其是在近世社会的条件下,即便像福建地区具有相对其他地区更为不便的地理交通环境,仍不可低估它与其他地区信息交换的能量,不仅该地域文人的文学经验往往是与它地域交流、互动的产物,对于本地域文学塑造主体的需求与意图来说,亦往往受到来自它地域文学挑战的刺激或影响,更何况一个地域文学所谓的特质,也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显现的。


    因此,考察一个地域的文学传统,乃至开展地域文学的全面研究,“自塑”与“互动”,或者说,地域间互动中的某地域文学主体的自我塑造,应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要因与视角。这样的话,我们就不至于因将考察的焦点仅仅局限于被考察地域本身,而忽略其周围整体处境的复原,根据某种心理测试的经验,当我们面对一种黑白相间的构图时,容易因为只关注其中一种颜色的图形而获得偏颇的结论。另一方面,当我们结合运用文化地理学分析各地域文学的空间分布,分析各地域文学因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组织结构以及种种文化生态的复合差异所形成的独特面貌,甚而分析文化传播方式与途径对各地域文学变动的作用时,也不至于最终仍然令文化变成一种独立于人的自律存在,反而忽视或遮蔽了文学主体的能动性,这其实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的文化地理学者检讨德国民族学者所谓“超文化有机体说”已经提出的批判,我们在运用于地域文学研究时,同样应该注意。


(1)[]罗吉·福勒主编《现代批评术语词典》释“传统”曰:“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为数甚众的文学作品往往在形式、风格和思想内容方面形成了共同的特征,而由这些特征所组成的体系就是传统。”袁德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6页。[]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亦认为:“文学传统是带有某种内容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连续体。这些内容和风格体现了沉淀在作者的想象力和风格中的那些作品之特征。”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2)可参看其《传统与个人才能》中的相关论述,《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3)《论传统》,第25页。

(4)[]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7版,第403页。

(5)《自怡山馆偶存诗序》,《赌棋山庄集》文续二,清光绪刻本。

(6)《赌棋山庄集》诗五。

(7)《自怡山馆偶存诗序》,《赌棋山庄集》文续二。

(8)如范景文《葛震甫诗叙》:“往者代生数人,相继以起,其议如波……今则各在户庭,同时幷角,其议如讼。拟古造新,入途非一;尊吴右楚,我法坚持。彼此纷嚣,莫辨谁是。”(《范文忠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复彭次嘉》,《徐兴公尺牍》,钞本。

(10)《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谢布政肇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48页。

(11)同上,第649页。

(12)《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一“曹学佺”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36页。

(13)周晓琳《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14)左东岭《影响中国近古文学观念的三大要素——兼论地域文学研究的理念与方法》,《文艺研究》2015年第6期。

(15)曾大兴《“地域文学”的内涵及其研究方法》,《东北师大学报》2016年第5期。



闽诗传统的生成

何为“闽诗传统”

地域文学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福建作为文化区域的形成及其基本型态

有关地域文学研究方法的一点反思

第一章严羽诗学如何成为宗本

第一节严羽的时代及其诗论意图

第二节严羽诗论在宋元之际的传播

第三节介入主流:黄清老的诗法承传及杨士弘《唐音》

第四节高棅与唐诗系谱的建构

第二章宗唐复古风习之流布

第一节闽籍馆臣

第二节崇安“二蓝”

第三节“闽中十子”诗派

第三章道艺之间:地域性格的瓦解与重建

第一节走向馆阁的闽派诗人

第二节闽籍台阁作家、理学家与国家意识形态

第三节郑善夫与闽诗中兴

第四节王慎中与闽学传统

第四章自我确认:闽中诗统的构建

第一节万历前期的闽中诗坛

第二节万历中期闽中社集活动与地方总集编纂

第三节曹学佺、徐(火勃) 、谢肇淛的时代

  结

参考文献







Copyright © 2013 |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电话:021-65643670 邮编:200433

历史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