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1973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大阪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曾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大阪大学特任准教授,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集体)、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集体)、教育部优秀人文社科著作三等奖、上海市社科优秀著作一等奖(集体)、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申万宏源奖教金优秀奖,连续七届被上海财经大学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一)学术专著
《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初版,2019年修订重印。
1.《新出黑水城文献与和刻本汉籍中的宋代禅宗文献述论》,《宋代文学评论》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2.《黄庭坚〈书磨崖碑后〉的文化背景与文史互文》,王利民主编《第八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5年。
3.《唐文治的文道论和文术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四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4.《楼钥<北行日录>的文体、空间与记忆》,《文学遗产》2016年第4期。
5.《苏轼诗词中“孙郎”究指何人》,《新宋学》第6辑,2017年9月。
6.《唐宋文学会通研究的“四文说”》,《文学遗产》2017年第6期。
7.《听见都城——北宋文学对东京基调声景的书写》,《苏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8.《灵壁兴替:宋代文学的小县镇与大时代》,《文学遗产》2018年第6期。
9.《〈灵源和尚笔语〉书简受主考释》,北师大《励耘学刊》第28辑,2018年9月。
10.《两宋时期何以“寒门多出贵子”》,《解放日报》2019年5月14日。
11. 《南宋行记中的身份、权力与风景——解读周必大〈泛舟游山录〉》,《复旦学报》2020年第1期。
12. 《嘉祐二年的科举考试如何影响了历史进程》,《文史知识》2020年第3期。
13. 《中国诗词史何以成为孤独感受史?》,《文汇报》2020年7月22日。
14. 《曾巩生平若干问题辨正》,《中华文史论丛》2020年第4期。
(三)合编丛书
《日本汉学家“近世”中国研究丛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与朱刚教授共同主编。第一辑推出的作者有:大木康、浅见洋二、内山精也、太田辰夫、小川隆和衣川贤次。
(四)学术翻译
浅见洋二《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第一译者、最终校订者,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
(五)国家项目
1.宋代文学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持,2017年5月结项。
2. 《全宋文》未收书简辑考暨宋代书简会通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主持,2020年9月立项,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