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焄
1976年出生于上海,文学博士,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学术顾问。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兼及清代文学、域外汉文学、近现代学术史。
一、主要论文:
《论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的文献价值》,《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杨素行年及其它》,《文学遗产》2004年第6期;
《复旦大学所藏黄佐〈诗经通解〉发微》,《文献》2006年第2期;
《张之象〈古诗类苑〉编纂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郑玄抚〈续玉台新咏〉编纂考》,张伯伟、蒋寅主编《中国诗学》第十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陆机〈文赋〉在韩国的流传和影响》,《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6期;
《钟嵘〈诗品〉在韩国的流传与影响》,《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韩国历代拟朱熹词探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汉籍东传与韩国檃括词的创作》,《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新见〈精刊补注东坡和陶诗话〉残本文献价值初探》,《文学遗产》2012年第3期;
《王文治批点本〈灵岩山人诗集〉的文献价值》,《文献》2012年第4期;
《从〈博弈论〉看〈文选〉编选宗旨的复杂性》,《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
《宋人〈东坡和陶集〉二种辑考》,《中国诗学》第十七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
《傅共〈东坡和陶诗解〉探微》,《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蔡梦弼〈东坡和陶集注〉考述》,《学术界》2014年第3期;
《言为心声?言违心声?——以毕沅的诗歌创作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韩国历代和东坡词论》,《人文杂志》2015年第11期;
《黄侃〈曹子建洛神赋识语〉考》,《历史文献研究》第三十六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现代学术史上的“陶诗品第”之争》,《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2期;
《黄侃〈诗品讲疏〉探原》,《安徽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唐写本〈文心雕龙〉残卷的披露、传播和疑云》,顾宏义编《刘永翔教授严佐之教授荣休纪念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4月;
《东亚唐诗论评与唐诗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二、著作
《明人编选汉魏六朝诗歌总集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域外汉籍传播与中韩词学交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9月;
《却顾所来径》,三联书店2018年10月;
《寻幽殊未歇:从古典诗文到现代学人》,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年10月;
三、古籍整理
《民国诗话丛编》,合作,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江南女性别集初编》,合作,黄山书社2008年出版;
《江南女性别集二编》,合作,黄山书社2010年出版
《江南女性别集三编》,分卷主编,合作,黄山书社2011年出版
《江南女性别集四编》,合作,黄山书社2014年出版;
《毕沅诗集》,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清诗话三编》,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出版;
《归有光全集》,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
《钟嵘诗品讲义四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出版;
《清诗话全编·顺治康熙雍正朝》,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出版;
朱绪曾考异、丁晏铨评《曹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江南女性别集五编》,分卷主编,合作,黄山书社2019年出版;
古直笺、许文雨讲疏《诗品》,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出版;
许文雨《文论讲疏》,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出版
四、获奖情况
《民国诗话丛编》, 2003年度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古籍类提名奖、第六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特等奖、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等奖项
《江南女性别集初编》, 2008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2008 年度第十二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
《江南女性别集二编》,2011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2010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二等奖
2013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4年度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归有光全集》,2015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
2016年度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首届“华强奖”
五、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域外汉籍传播与中韩词学交流(11CZW045)已结项
古委会项目毕沅文集辑校(1149)在研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清诗话全编(12&ZD160)子项目结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东亚唐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48)在研